觀後感 | 評論


《綠的海平線》的部落格是架在一個獨立系統之上,內容和官方網站同時更新,沒有免費部落格空間的惱人廣告,也不須同意部落格提供者的不合理使用契約。

正當許多使用免費部落格的朋友們困於blog.yam.com與blog.roodo.com(蕃薯藤與樂多)之爭中,《綠的海平線》部落格的網路小編們還以為自己倖免於難,但陸續發現先前一篇篇網路迴響的文章也一一淪陷(連結失效…),於是連忙趕工更新連結內容,但還是有些文章處於失聯狀態….

親愛的朋友們,如果你們發現自己先前提供給部落格張貼的文章連結有失聯狀況的話,敬請和我們連絡,我們會盡快更新!我們歡迎更多的朋友可以將你們的分享寄到blog.shonenko@quietsummer.com,感謝!

敬祝大家 佳節愉快!

一個阿公告訴她的孫女,戰後曾從國民政府手中標下報廢的日本飛機殘骸,然後做成阿嚕咪亞鍋販賣,就是鋁鍋啦。女孩,追尋著阿公的記憶,追尋著家族的歷史,拍了「尋找1946消失的日本飛機」。有一天,女孩跟一位阿伯提到這檔事,阿伯聽到飛機的下場,眼淚簌簌掉了下來。

那個女孩就是郭亮吟,而「綠色海平線」講的是二次大戰八千多位從台灣志願到日本製造飛機的少年工的故事…. (more…)


(照片來源部落格smileting

….片尾放了一首歌,忽然觀眾席的幾位阿公居然跟著唱了起來,音樂悠揚,卻顯悲壯。這幾位阿公就是當年一同前往日本的那群台灣孩子。

因為他們知道有放映這部影片,特地前來觀賞,全美戲院也為他們特別放映。

我二十五歲,他們八十歲,相差一甲子的時光,我拿著相機蹲了下來,拍下他們爬滿皺紋的臉龐,透過鏡頭,我悄悄地流下眼淚。(摘錄)

本文原載於部落格smileting (more…)

(原載於 歌手 黃建為 首張創作歌謠 部落格)

那天去了南方影展
但這部片
可是我期待已久

當在這部片剛放映時
我從斗六跑到高雄
只為了看這部片 (more…)

(文/ 邱治強 原載於部落格 這是我的世界

我看的這部紀錄片「綠的海平線」描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自當時的殖民地台灣,募集了八千多名台灣少年前往日本海軍工廠,擔任製造戰鬥機的工人。從一個鋁鍋、一架報廢的日本戰鬥機開始,到八千名少年工的故事,其中在台灣、日本、中國等地,採訪了數十位當事人,搜尋珍貴的歷史檔案和影片,耗費四年時間製作完成。

這些少年工大多數在高座海軍工廠,因為戰況告急,有些被調往各個不同地方飛機工廠工作。當時日本宣稱他們可半工半讀,這些台灣少年聽到消息,紛紛志願前往日本,想到日本賺錢順便讀書。但後來太平洋戰事告急,日本決定加快「零式」等新型戰鬥機的生產速度,所以必須天天加班趕工,根本連讀書的時間沒有。 (more…)

郭亮吟 導演, 妳好

10/26日我在女性影展看了”綠的海平線”, 首先謝謝妳 ( 我的外公也有幫日本人從事機械維修方面的工作), 令人非常感動!!

就像你想呈現的中性那樣, 你用冷的鏡頭將一個被政治(日本/國民黨/共產黨)埋沒的歷史, 提出 供我們/當代關照 不卑不亢, 更無意用鏡頭指責批判關於:後殖民的國族認同.文化.語言殖民.人權議題.政治錯誤, 乃至於田野調查般口述歷史的發言權等, 做了客觀的平衡呈現, 將批判.反省.論述與詮釋”還”給觀眾…

顯然 有些阿公們失去雙語能力(不會講母語了), 在國族認同(”祖國”對他們/他們對”祖國”)時遇到的內心掙扎更深刻, 相信這是一個過程, 裏頭埋藏了太多文化議題和時代悲劇, 加油!

觀眾 李怡志

***編輯記–導演 郭亮吟從2006年5月號開始,陸續進入各大校園放映,她簡單地將自己的感想和觀察記錄下來,部落格也會陸續將各校同學的迴響貼於此篇的回應下。想要留言的同學,歡迎先註冊成為會員才能留言,或是可以將感想連同姓名和校名寄至blog.shonenko@quietsummer.com,我們也會一併處理張貼,在此感謝同學們的回應!)***

10月31日 國立聯合大學


(攝影記錄/林玫君)

可愛的同學們,很可惜沒有辦法一一回答大家的問題,但是看到大家踴躍發問,覺得很開心,也很驚訝台灣現在的大學生和以前很不一樣呢!感謝黃惠禎老師的邀請和細心安排,以及劉彗雯老師的主持,能夠有機會(也是第一次)來到苗栗市,從學校看到美麗的夜景,很羨慕你們可以在這麼好的環境唸書。各位同學的問題從如何撰寫紀錄片的企劃架構,如何尋找工作團隊,克服影片製作上面臨的困難,可以感受到學習傳播的你們,一定也有很多製作構想和創作計畫,希望我的經驗分享能夠提供你們將來製作紀錄片時一些參考。

也很謝謝年輕的你們不吝於和我分享看完影片後的感想,青春真的很美好,相較於影片中的少年們,你們是很幸運的一代,好好把握這樣美好的時光,也期待看到你們的創作!

10月19日 空軍航空技術學院

(攝影記錄/空軍航空技術學院)

很感謝航空技術學院邀請《綠的海平線》去學校放映,和一群軍校學生一起觀看這部影片,和以往地方映演或是校園放映的經驗很不一樣,尤其是位在高雄岡山的航空技術學院,其校址原是日本海軍第六十一航空廠,也就是台灣少年工在出發到日本前,接受集訓的地方,因此不論是觀眾或是放映場地都有很特殊的意義。

和他們一起看影片時,我不禁一直想到這群年輕學子們報考軍校的背景和經驗,都和紀錄片中的主角_台灣少年工們,有著極為相似的地方。有一名年紀較長的學生在映後座談時,談及自己報考軍校的原因,憶及家人送他出發前往高雄岡山,即將展開新生活的興奮心情,混雜著告別家人時的感傷….他的話讓我腦海中也不斷翻轉著採訪少年工時的記憶和情緒….謝謝你們的分享,帶給我難忘的軍校印象!

–觀看其他校園放映場次記錄 (more…)

昨天下午看了綠的海平線
很特別的是不僅僅是紀錄片跟導演
還有跟紀錄片中的少年工的同學們 高座同學會 ……

在紀錄片放映現場
大家操著不同的語言
有衝突感但又真實….

認同 國族 政治 政客們操弄的符碼 ……
卻是少年工與我們切身卻又無法自主選擇的現實

(more…)

對人生命意志的贊嘆
在這次的台灣少年工的故事中
不斷從心中撞擊擴散出來
人們對環境的抗壓性的強弱
環境的確有著很大的相關影響
在民國二三十年的那個年代
時代的背景是戰爭下的動盪不安
好多感人的故事一一被挖掘
好多時代塑造的悲劇讓人好感嘆
常常會有很多無法理解的問號
為什麼會有這樣時代的悲劇出現…. (more…)

對身為一個少年工家屬的我而言,您處理的這個題材,稍稍彌補我對父祖那一代人的失憶與想像。外公的早逝,使得他的身影是構建在家人的言語描繪中;「外公=少年工」,家族記憶與歷史認知儘管搭上線,卻仍舊模糊不清,即使透過文獻的記載,感覺依然渺遠。觀賞「綠的海平線」的過程中,我數次紅了眼眶。與外公同個世代的「歐吉桑」們現身說法,將時代的無情與捉弄、個人生命的漂泊與無奈,透過影像一一撞擊著觀影者。作為一個少年工的家屬感覺更是強烈,原來我的外公也曾經在異鄉度過這樣的日子啊!

倏忽,歷史記憶鮮明了起來。 (more…)

當我第一次遇到『綠的海平線』這部紀錄片時,我已跟它擦身而過。那是在某次回學校聽學妹敘述她們上課的內容。再次與它相遇是在老師的課程網站中,老師推薦它,於是我連結『綠的海平線』的網站,期待能真正與它面對面,終於五月二十日見面了。
踏進放映場我即知曉這一定是個難得的經驗,當紀錄片放映他們決定到日本做少年工至學習製造飛機過程的影像,我聽到一位阿嬤問阿公,『你有做過這個嗎?』,阿公點點頭,當下即刻覺得那影片居然和我如此貼近,每當出現一些名單的畫面,另一個阿公即激動地伸長脖子睜大眼睛,似乎想要把那些人都找回來。看著影片,強忍著淚水,卻看周遭的阿公已數度擦去淚水,心中對於這些阿公的生命感動萬分,想起自己所遇的挫折都覺得沒什麼,我們這一代的年輕人算是幸福的。

放映後的座談會,看著主持人感動的紅眼眶(應該不是她的第一次感動),更被工作團隊及導演所感動,一部好的紀錄片呈現背後一定有許多酸甜苦辣的故事,參加了這個放映會,心中有滿滿的感動,不枉我錯失了校園巡迴的那一場,這一場放映會對我而言更有意義。

—文/valeria 原載於部落格 valeria歷險記

『綠的海平線』多美的名字!

但是憶起這綠的海平線,不知有多少人會赤紅雙眼?有多少人會內心澎湃?走過歷史的痕跡,雖然過了,但是在心中,卻是依舊鮮明。

看到影片中,有一位伯伯回憶著他10來歲要去日本時,父親為他送行,買了冬瓜茶給他喝,但是打破了,父親想再買一杯給他喝,但時間上卻是趕不急,他趕火車去了。而那次,竟是他最後一次見到父親;這,不令人不捨與愁悵嗎?

那天紀錄片播放完畢,響起掌聲,才把我從紀錄片中拉回。 (more…)

自己是藉由這部紀錄片的片段,在腦海重新拼湊出這段真實存在的台灣史。

影評人:吳珮慈 寫著「沒有青春傷逝的宿命,沒有敵我對立的仇憤。……」其實印象中,凡講到日本殖民台灣的那段歷史,總以負面居多。「沒有敵我對立的仇憤」這句話,讓我對此部紀錄片的紀錄方式感到好奇…— (more…)

(原載於部落格 聆榭筑–醉飲晨星 邀杯月伶 獨酌終宵 笑睇朝令

綠的海平線 2006/05/21

週末的午後,等著實驗的空檔,跟著實驗室的人,一起去看紀錄片。乍看片名之下,的確不知葫蘆裡賣啥藥,不過在主持人及導演的介紹下,漸漸了解了她們為啥要拍這部片的起源,也讓我初次了解到,台灣在日本統治的殖民地時期,大時代下的故事,多麼扣人心弦!

導演是位年輕漂亮的小姐,她說會拍這部片子,是因為有一次她提起她的ㄚ公曾經將二次大戰時期,日本軍機鋁製的機身,拆下來當成鍋子在用的往事時,有一位在場的長者,突然心酸的留下眼淚,哭著說道:那是我做的飛機呀!

這樣的話讓她深受震撼,也興起她想要一探究竟的念頭,畢竟,在我們曾經讀過的近代史中,並未對台灣人曾去日本做飛機的事情,有隻字片語的著墨,於是導演小姐與阿公深入懇談之後,才知道這段往事的完整過程,更興起她想將這段往事拍成記錄片,告訴大家不要遺忘曾經發生的事,更不希望因它不曾出現在歷史的教科書上,進而被遺忘在歷史的洪流裡。 (more…)

[閩南語原文,下方有華語對譯]

影片裡(nih)的台語口白真端的(tuan-tiah),無像大部份的台語新聞用華語稿照讀作台語音爾爾。看過袂cio2 的記錄片,影片內底的人講台語,口白講華語(敢是導演攏傷少年,袂曉用台語講故事?),我頭殼底的語言開關就要切來切去,這支是頭一支予我看過比台灣bih-luh (beer)閣卡順的記錄片。 (more…)

——看見阿亮,佮伊所紀錄的台灣少年工

王 昭 華
詩人、歌者、文字工,擔任《綠的海平線》閩南語翻譯。2006年初發表個人第一張閩南語創作專輯《一》,由馬拉唱片發行。

(感謝昭華為了影片宣傳,將她所寫「 回望 綠的海平線」錄製台語文有聲板,讓更多人可以「聽見」《綠的海平線》!歡迎各位朋友可以下載「 聲音檔」和「 文字檔」,不但可以聽見昭華溫柔的聲音,還能直接感受到她撰寫這篇文章的聲調語氣,想學閩南語的朋友,一定要一邊讀「 回望 綠的海平線」,一邊聽昭華以正腔圓的閩南語唸這篇文章!

—————————————

……島嶼藏在海平線之下,將海水染成綠色的——日據時代日本來台灣的畫家的遊記,在他們有美感的眼光裡面,形容台灣是一個「光之國,綠之島」……同一條綠色的海平線,充滿神秘不可知的南國情調,以及野心帝國的南進寄望。

鄉下地方的十四五歲孩子,不過是大時代的小卒子……但是我的朋友阿亮,用四年的時間,將這群「台灣少年工」的故事變成「聽得到聲音、看得見影子」的紀錄片,回復那段歷史…… (more…)

青春眼眸的純真與失落-【綠的海平線】觀後記

………一直沒有停下來的,是時間的腳步。而永恆的停格,就是少年工當年英挺的身姿,和青春眼眸的凝視吧….. (more…)

於5月7日下午在桃園市文化局看過此片巡迴展後,就到處跟友人介紹《綠的海平線》。因為我發現自己對台灣的歷史,真得還有很多不知道的地方。

看完之後,很感動。更驚覺到,人真得是大環境和大時代抉擇下的得利者或犧牲者。你在片中可以,看到不同的人,因為不同的抉擇,而得到,不同的下場。真是令人噓唏。

謝謝郭導演,讓我們知道,這一段untold story。

相信臺灣的新國民,會因為認識自己的歷史,而得到更多對自己土地的認同與熱愛。而不會被目前充斥在電視或其他傳媒,或是一些不求證的八卦報導,牽著鼻子走,然後產生對台灣的誤解與傷害。

臺灣加油!

——文/葉雅杏

戰後,台灣少年在宿舍合照,日本神奈川縣。 (圖片提供/紀錄片《綠的海平線》)

(原文刊載於2006.5.10 自由時報 副刊)

我常說歷史是「鏡與窗」,鏡子讓人回顧過去, 窗戶讓人展望未來。人群、空間、時間、事物構成歷史,人人都是歷史的創造者,而歷史學者回顧(review)歷史,蒐集資料分析整理研究(research)歷史,歷史的素材著作使歷史再現(represent),再現的形式甚多,包括史著、戲劇、文學、音樂、影像、史蹟訪察等,這些再現使歷史知識能夠教育傳承而讓人記得(remember)歷史,形塑該群人的歷史集體記憶,建立其認同意識。 (more…)

當紀錄片的生產和映演,在台灣愈加地傾向成為新的流行與消費性事物時,《綠的海平線》安靜、深刻的端出一部具有典範價值的紀錄片製作。這部以大量的訪談、影片檔案、資料研究、和聲音所構築起來的歷史陳述,透過對日本殖民末期的台灣少年飛機工的血淚歷史經驗,在微觀取徑的材料裡,勾勒出一個有著宏觀意義的歷史視野。少年工們再現自己歷史經驗和記憶的話語,在導演準確的敘事和剪裁取捨下,成為一組觀點開放卻耙梳清晰的、呈現了歷史之複雜多義面向的、具有超越族群政治泥沼的反省訊息。

《綠的海平線》展現了台灣少見的紀錄片專業製作水平。精準的剪接、平穩的運鏡、上乘的配樂、高品質的聲音處理、林強優美而溫暖厚實的閩南語旁白,這些基本功在許多急切而鬆垮的紀錄作品裡常不見講究,但本片導演一絲一毫嚴謹以對。同樣令人敬佩的,是這部作品展現的人道主義的層次。《綠的海平線》裡台灣少年工故事的讓人深刻動容,在於它並非設計、炮製強迫性的速成感動,或者創造兼捕捉受訪者容易失控的情緒,而是理性平靜的讓事實講話,讓歷史本身感動觀眾,進而能有沈澱情緒、反省歷史、認識問題的空間。郭亮吟導演與製作團隊的謙抑、嚴謹、與專業,清楚反映在《綠的海平線》的作品氣質上,幾乎無懈可擊。

—-郭力昕,評論工作者

(本文歡迎轉載 但請註明出處和作者)

從1946年消失的日本飛機到台灣少年工的故事

這兩年看了好幾十部紀錄片,其中2004年台灣地方志影展裡兩部印象特別深刻,一部是與勞工庶民鬥陣相挺的紀文章〈鹿港苦力〉,它甚至成了我期末論文的文本材料;另一部是從家族史展開戰爭期歷史追尋的郭亮吟〈尋找1946年消失的日本飛機〉,不僅內容觸及許多底層神經,年輕導演的誠懇認真也令人動容。

〈尋找1946年消失的日本飛機〉是導演從阿公買下戰鬥機做鍋子,發展家族企業為開端,偶然進入日本殖民末期到台灣戰後初期的記憶追尋,原來「日本零式戰鬥機」從戰爭用途在日本戰敗後,台灣人發展一種改廢鐵製成鍋具的特殊產業,然後看見「那個時代」竟有許多台灣少年被徵召到日本「造飛機」,而這部片的「延續」正是〈綠的海平線:台灣少年工的故事〉… (more…)

(轉載於 部落格 mlkj24

這是一個發生在太平洋戰爭末期,你我生活小島上的故事。

日本募集,或說是半強迫了幾千位台灣的年輕人到日本做飛機,去時
日本身,歸時中國命。這部紀錄片述說著他們的故事,從募集前,戰
時,到戰後。大部分的人回台灣,有的人留在日本,有的前往中國卻
遇到文化革命;這些人某些程度上來說是幸運的,他們之間的某些人
回到家的時只有一個骨灰罈。

我想要說的是我今天去看新竹首映場的心得。由於是新竹首映,邀請
了許多那時代的前輩到場觀看,他們用他們熟悉的語言互相交談,用
河洛話,客家話和日語;最常聽見的還是日語,還有些人還會互相行
軍禮,十分有趣。

觀眾群只有兩個極端,一邊是少年工以及他們的家屬們,一邊是大學
生。當螢幕帶到日本的老圖片或地圖時,老先生們興奮的在座位上討
論,時而發出笑聲,當然年輕的一輩不會懂;而當影片帶到 228以及
白色恐怖時,那個年代的荒繆卻引來年輕一輩大學生的笑聲,而老人
們大多都噤聲。

不知道這樣是幸還是不幸,要說他們是對歷史的無知還是說對悲情的
拋離,轉而能用更輕鬆的角度去面對。我是很嚴肅地看待這段歷史,
只是不知道跟我年紀相仿的其他人怎麼看。

……我們一直不是棵大樹,在時代的巨浪下勉強的在水面上呼吸著,在無盡的翻轉中;噤默的守著自己親愛的家人,但每個時代每個時代的人們,他們的魂與聲音到哪裡去了呢?他們是曾經確確實實的活著的啊….. (more…)

不得不說,看完這部片之後,大出我意料之外。

這的確是個冷調的題材,但他們讓我感受到了冰冷的飛機鐵片之下所包裹的炙熱溫度。我以為我會看到像一般的政令宣導片或歷史短片,充滿著年代數字或是專家學者的評論。沒想到,我看到的是一個個在大環境下求生存的生命… (more…)

龐大的資料與歷史細節,深沈的流動,沈靜的照亮了歷史裡曾經的那道刻痕。這是一部既不暴力、也不逼迫你悲傷的紀錄片,很深的觸動了我心裡的一個角落…… (more…)

……我們一直不是棵大樹,在時代的巨浪下勉強的在水面上呼吸著,在無盡的翻轉中;噤默的守著自己親愛的家人,但每個時代每個時代的人們,他們的魂與聲音到哪裡去了呢?他們是曾經確確實實的活著的啊….. (more…)

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快要結束的時候,日本殖民政府募集八千多名台灣少年,年齡從十三、四歲到二十歲都有,到日本製造飛機。這些「少年工(Shonenko)」大部分是因為家境貧苦,所以志願做這份工作,有的則是想利用這個半工半讀的機會,學點技術,或者繼續唸書。當時誰也沒想到,他們一生的命運就此改變。

兩年不到,日本戰敗投降。這些少年工走上不同的命運之途,有的經過一番努力,順利回到台灣,有的至今仍舊留在日本,也有的被命運作弄,從日本繞道中國、新疆,過了半世紀才回到台灣。

《綠的海平線》就在講這些少年工的生命故事。

有人說,戰爭是人類歷史的不幸,但也唯有戰爭,才能夠深刻記憶歷史的痕跡。這些少年工就這麼因緣際會地走入台灣歷史記憶中,幸好有《綠的海平線》,讓他們的故事不再煙沒。

要感謝導演郭亮吟盡心盡力搜尋各項歷史記錄、做人物訪談,並且投注四年的時光(實際策劃構思的時光長達八年!),完成這麼精彩的台灣歷史紀錄片。

說這部影片很優雅,是因為當今流行的紀錄片,不是走溫馨感人路線,就是透過長期蹲點,把導演的心思與被攝主題一同呈現出來。這部紀錄片是「把歷史的解釋權交給歷史的主角」(何義麟教授的說法),而每個畫面又是這麼的細緻用心,裡面沒有控訴、沒有仇恨,有的只是還原台灣歷史的一頁真相。

《綠的海平線》值得用心觀看!

—————-台灣藝術大學 電影系 陳儒修 教授
(兼代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所長)

(本文歡迎轉載 但請註明出處和作者)

《綠的海平線》讓我想起已經離開世界的外公,與仍十分努力學習身體健壯的日文老師。他們用日語、用台語說自己的故事,那是他們最親近的語言,卻也是政治歷史的象徵。

也許孩童的時候,我們都無知莫名與天真。但卻在那麼遙遠的時代,有一群台灣小孩,到日本去實踐他們以為的夢想。

小時候唱『造飛機,造飛機飛到青草地』,但這群已經年老的當年少年工,卻有這麼一段為日本人造飛機的歷史。

我喜愛這部片子,像詩的語彙,鏡頭的流轉,將我們拉到遠方去閱讀歷史,卻同時將我們的心,拉到最近的溫柔。

我們聽著別人的生命故事,想到存在,必定是集體的意識。因為我們的任何決定,也影響著別人,看了很想哭的好片子,因為它真實有誠意,擁有打到心的力量,希望大家都去看。

———————–大田出版社總編輯 莊培園

(本文歡迎轉載 但請註明出處和作者)

深黑的歷史螢幕上緩慢地浮出幾個憂傷的白色漢字:「為了國家,我必須遠離我的家鄉。」一語道盡日據時期被遣送到日本製造戰爭飛機的台灣少年工們堅定而無奈的心情。

二次戰後國族的歷史舞台徹底旋轉,這些少小離家的少年工被迫在嶄新卻斷裂的台灣新國族劇本裡演出,也開始了他們無奈而攸長的身份掙扎。

《綠的海平線》提供了一個充滿細節與情感的歷史場景,讓我們的心和眼,隨著林強優雅的口述,歷史材料與影像的交疊,阿亮日益成熟的鏡頭移動,冷靜地穿越那介於台灣、日本與中國之間愛恨交錯的認同糾結。它也試圖勾勒出屬於東亞區域中的一條跨海而蜿蜒的歸鄉之路,是一部關乎後殖民台灣歷史認同不可錯過的記憶拼圖。

—————-美國加州大學都市規劃系博士 孫瑞穗 心動推薦

(本文歡迎轉載 但請註明出處和作者)

妳的片子總讓我看完許久難以言語。邊看邊想著,妳削瘦的身影在這龐大的歷史長流中,有形與無形的各種資料海裡,不疾不徐地緩緩耙梳,多麼不懼艱難地完成這麼一部優美雅緻而深沈的影片。林強悅耳文雅的台語聲音,各種拍攝、照片、資料畫面恰如其分地組成,我會被魅惑的,我連再版重印得更漂亮的書都可能會忍不住多買一本,妳這個片子還得了,只好佩服得五體投地。

我是說,妳真是個太有耐心,太有毅力的人,就像生命的每一刻都有很正當的事要做,一般攪和混亂的日子在妳手裡,最終總會非常有條理地,完美呈現。正要開始放映,希望你們抽空去看了,心頭也會跟我一樣熱。

—————-影像工作者 黃思嘉

« Previous PageNext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