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il 2006


【來源:emeraldhorizon / 發佈日期:2006/04/24 /】
【攝影記錄:鄒鳳庭 藤田修平 錄影記錄:蔡晏珊 主持人:王昭華】

《綠的海平線》巡迴放映活動開跑的前一週,4月23日在台北敦南誠品的視聽室,先舉辦一場特別放映會,邀請少年工前輩,以及學界、藝文界的朋友們,共同觀看《綠的海平線》,並於影片欣賞後,由各種不同的角度展開討論和對談。

放映當天,台灣高座會的會長 李雪峰先生蒞臨致詞,很高興工作團隊將他們少年工的故事記錄下來,他感嘆高座會的成員逐年減少,希望紀錄片《綠的海平線》可以讓更多的人認識台灣少年工的歷史。

國藝會 董事長 李魁賢先生親臨會場觀賞紀錄片《綠的海平線》∼本片曾獲得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93年度視聽媒體藝術專案補助,也是補助專案當中,得到最高補助的紀錄片,李魁賢 董事長肯定《綠的海平線》紀錄片耗費四年製作的心血,希望這部影片能被推廣出去,讓越多的人看到越好 (more…)

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快要結束的時候,日本殖民政府募集八千多名台灣少年,年齡從十三、四歲到二十歲都有,到日本製造飛機。這些「少年工(Shonenko)」大部分是因為家境貧苦,所以志願做這份工作,有的則是想利用這個半工半讀的機會,學點技術,或者繼續唸書。當時誰也沒想到,他們一生的命運就此改變。

兩年不到,日本戰敗投降。這些少年工走上不同的命運之途,有的經過一番努力,順利回到台灣,有的至今仍舊留在日本,也有的被命運作弄,從日本繞道中國、新疆,過了半世紀才回到台灣。

《綠的海平線》就在講這些少年工的生命故事。

有人說,戰爭是人類歷史的不幸,但也唯有戰爭,才能夠深刻記憶歷史的痕跡。這些少年工就這麼因緣際會地走入台灣歷史記憶中,幸好有《綠的海平線》,讓他們的故事不再煙沒。

要感謝導演郭亮吟盡心盡力搜尋各項歷史記錄、做人物訪談,並且投注四年的時光(實際策劃構思的時光長達八年!),完成這麼精彩的台灣歷史紀錄片。

說這部影片很優雅,是因為當今流行的紀錄片,不是走溫馨感人路線,就是透過長期蹲點,把導演的心思與被攝主題一同呈現出來。這部紀錄片是「把歷史的解釋權交給歷史的主角」(何義麟教授的說法),而每個畫面又是這麼的細緻用心,裡面沒有控訴、沒有仇恨,有的只是還原台灣歷史的一頁真相。

《綠的海平線》值得用心觀看!

—————-台灣藝術大學 電影系 陳儒修 教授
(兼代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所長)

(本文歡迎轉載 但請註明出處和作者)

《綠的海平線》讓我想起已經離開世界的外公,與仍十分努力學習身體健壯的日文老師。他們用日語、用台語說自己的故事,那是他們最親近的語言,卻也是政治歷史的象徵。

也許孩童的時候,我們都無知莫名與天真。但卻在那麼遙遠的時代,有一群台灣小孩,到日本去實踐他們以為的夢想。

小時候唱『造飛機,造飛機飛到青草地』,但這群已經年老的當年少年工,卻有這麼一段為日本人造飛機的歷史。

我喜愛這部片子,像詩的語彙,鏡頭的流轉,將我們拉到遠方去閱讀歷史,卻同時將我們的心,拉到最近的溫柔。

我們聽著別人的生命故事,想到存在,必定是集體的意識。因為我們的任何決定,也影響著別人,看了很想哭的好片子,因為它真實有誠意,擁有打到心的力量,希望大家都去看。

———————–大田出版社總編輯 莊培園

(本文歡迎轉載 但請註明出處和作者)

深黑的歷史螢幕上緩慢地浮出幾個憂傷的白色漢字:「為了國家,我必須遠離我的家鄉。」一語道盡日據時期被遣送到日本製造戰爭飛機的台灣少年工們堅定而無奈的心情。

二次戰後國族的歷史舞台徹底旋轉,這些少小離家的少年工被迫在嶄新卻斷裂的台灣新國族劇本裡演出,也開始了他們無奈而攸長的身份掙扎。

《綠的海平線》提供了一個充滿細節與情感的歷史場景,讓我們的心和眼,隨著林強優雅的口述,歷史材料與影像的交疊,阿亮日益成熟的鏡頭移動,冷靜地穿越那介於台灣、日本與中國之間愛恨交錯的認同糾結。它也試圖勾勒出屬於東亞區域中的一條跨海而蜿蜒的歸鄉之路,是一部關乎後殖民台灣歷史認同不可錯過的記憶拼圖。

—————-美國加州大學都市規劃系博士 孫瑞穗 心動推薦

(本文歡迎轉載 但請註明出處和作者)

妳的片子總讓我看完許久難以言語。邊看邊想著,妳削瘦的身影在這龐大的歷史長流中,有形與無形的各種資料海裡,不疾不徐地緩緩耙梳,多麼不懼艱難地完成這麼一部優美雅緻而深沈的影片。林強悅耳文雅的台語聲音,各種拍攝、照片、資料畫面恰如其分地組成,我會被魅惑的,我連再版重印得更漂亮的書都可能會忍不住多買一本,妳這個片子還得了,只好佩服得五體投地。

我是說,妳真是個太有耐心,太有毅力的人,就像生命的每一刻都有很正當的事要做,一般攪和混亂的日子在妳手裡,最終總會非常有條理地,完美呈現。正要開始放映,希望你們抽空去看了,心頭也會跟我一樣熱。

—————-影像工作者 黃思嘉

在戰爭這般極端暴力的歷史情境裡,人如何成為他自己?人怎能成為他自己?

《綠的海平線》,關於台灣少年工的故事,關於人如何努力活下去的故事。導演以人道主義的精神,述說平凡老百姓在宿命之中的真實情感與尊嚴。

影片滿佈沉重的音樂與緩慢移動的鏡頭,彷彿帶領我們不斷的探問:在歷史的重,與生命的輕之中,人如何活得像一個人,人又有什麼選擇?

—————-吳美枝 文字工作者/台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所研究生(文章來源 部落格River”s Island

(本文歡迎轉載 但請註明出處和作者)

■ 2006 紀錄片《綠的海平線》地方巡迴放映活動

2006 | Video | 紀錄片 | Documentary | 片長63分鐘
官方網站 | www.shonenko.com 部落格 | blog.shonenko.com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募集8,000多名台灣少年志願前往日本海軍工廠生產戰鬥飛機。紀錄片《綠的海平線》,在台灣、日本、中國等地,採訪了數十位當事人,搜尋珍貴的歷史檔案和影片,耗費四年時間製作完成。首次擔任紀錄片配音的音樂人林強,以他溫暖而誠懇的聲音,娓娓道來台灣少年工的故事……

紀錄片《綠的海平線》在台灣各地舉行16場的放映,以下場次,在影片播放後,舉行座談會,除了導演和工作人員出席以外,每一個場次都有多位元台灣少年工的阿公們與其家屬參加活動,一同分享台灣少年工的故事!

請按此處看過去放映地點和時間 (more…)

【來源:emeraldhorizon / 發佈日期:2006/04/19】

照片由左而右,王昭華(台語翻譯)、郭亮吟(導演)、林強(配音)

★林強配旁白 重練閩南語 (聯合報 記者/項貽斐)
★林強落台語 聲援綠色影展 (自由時報 記者/石芳綾)
★林強為「綠的海平線」旁白 (中國時報 記者/賀靜賢)
★郭亮吟 林強 攜手在台灣找日本飛機 (台灣日報 記者/李幼君)
★宜蘭影展播飛機少年工故事 (民生報 記者/劉郁青)

請按此看新聞內容 (more…)

2006宜蘭國際綠色影展熱情邀約下,由年輕女導演郭亮吟執導、音樂人林強擔任旁白的紀錄片《綠的海平線》將在宜蘭羅東運動公園的虹明湖上做戶外放映! 《綠的海平線》描述一群1940年代到日本學做飛機的台灣少年工,在異地吃苦又被戰亂衝撞得顛沛流離的故事,戰後得以倖存的少年工,有的留在日本,有的回到台灣,也有些前往中國內地 (more…)

在許多位受訪者的少年工經驗中,「離開故鄉」是重要的環節之一。他們對於當年搭船前往日本的回憶,形成一個很鮮明的影像,「當船越開越遠,台灣島漸漸沒入海面下,將海平線染成一片綠色,此時才真正覺得家鄉已遠….. 」,也因此片名取為「綠的海平線」。

—「綠的海平線」,記錄了台灣少年工的故事。

吳珮慈 | 影評人/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電影系 教授

在紀實訪談和珍貴的靜、動態影像文獻之間,《綠的海平線》以生活化的敘述觀點、沉靜的節奏,緩緩延展出一幅歷史的扇面,扇面上素筆描繪大時代動盪裡台灣飛機少年工的命運,扇面下展呈半世紀以來深深牽絆台灣的身分認同議題。

沒有青春傷逝的宿命,沒有敵我對立的仇憤。許多的小小平凡,構築了同一個大歷史。望向《綠的海平線》,觀眾被賦予了一個特別的凝視點,一個重新回眸眺望台灣歷史的位置 。

(觀看更多人的觀後感和推薦文) (more…)

文 / 王晶盈 | 影評人
(本文歡迎轉載 但請註明出處和作者)

歷史,是屬於人類的集體記憶所創造出來的。而與歷史產生關係的,可大至一個國家的國民、一群特定的團體,或也可以縮小到一個家族的記憶,或甚至一個人的回憶。《綠的海平線》這部紀錄片,主角雖然是那8000名曾被徵召到日本製作戰鬥機的台灣少年工,但其實這整個追尋過程的起點,則來自一個家族的歷史與回憶。導演郭亮吟,試圖在歷史的隱晦中,點燃一抹小小的光亮,因此揭開一份曾經被人遺忘的歷史故事:台灣飛機少年工的血淚史。 (more…)

收到你寄來的影片,
在晚上的靜謐裡將它閱畢。
再見你時,你帶回來第二部完成的紀錄片;
說是 要在台灣映演前讓我先看看。

想著你一路從參與台灣的地方影像記錄,
到負笈前往美國西岸攻讀電影碩士,
異地的你念茲在茲的到底還是台灣這塊土地!

我驚訝於你拍攝影片的速度之慢工,
猶記得你的第一部紀錄片前後四年多時光,
追索自己家族關於阿公在台灣光復後標買飛機廢料製作鋁鍋的情事;
繼而又從中挖掘出關於飛機少年工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