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是藉由這部紀錄片的片段,在腦海重新拼湊出這段真實存在的台灣史。

影評人:吳珮慈 寫著「沒有青春傷逝的宿命,沒有敵我對立的仇憤。……」其實印象中,凡講到日本殖民台灣的那段歷史,總以負面居多。「沒有敵我對立的仇憤」這句話,讓我對此部紀錄片的紀錄方式感到好奇…—

——-

自己是藉由這部紀錄片的片段,在腦海重新拼湊出這段真實存在的台灣史。

觀看動機:

1.想瞭解台灣少年工的故事。
2.影評人:吳珮慈 寫著「沒有青春傷逝的宿命,沒有敵我對立的仇憤。……」其實印象中,凡講到日本殖民台灣的那段歷史,總以負面居多。「沒有敵我對立的仇憤」這句話,讓我對此部紀錄片的紀錄方式感到好奇。

觀後感:

在影片放映前,一位又一位穿著整齊、頭髮發白的阿伯緩緩步入會場。那一刻心中覺得很感動。當年的少年工願意到現場和我們一起觀看那段屬於他們歷史,一同感受過去。

從片段中,歸納了三種少年工:
1.因為家貧而自願到日本擔任少年工。
2.受到老師脅迫而到日本擔任少年工。
3.不顧家人反對,私自偷印章,自願到日本當少年工。(並非家貧因素)

當初,想著要去日本學技術、讀書的少年工,卻被因為戰爭的需要,變成整日趕工的工員。最初半工半讀的美好構想,剎那成為幻影。

戰爭殘酷將少年工的人生切割成兩種不同的片段。大部分的少年工十四、十五歲就到日本接受軍事般的教育,一種有紀律的生活方式。戰後,被送返回台灣時,看到國民兵的模樣反到讓他們吃驚,加上語言(北京話)上的差異,使得就業也較困難。往後的人生,雖是在台灣生活,但那段在日本當少年工的回憶仍深刻印在心中。

座談時,一位伯伯覺得那段回憶太苦,所以他是不願回想。另一位伯伯則是藉由記憶中的片段與我們分享,『少年工的工作分派』,是經過不同考試才決定的。座談中的分享,讓我感受到那段日子有苦有樂。只是戰敗後的一切,讓苦多於樂,若是當年沒有戰敗,那一切對少年工來說那將會是全然不同的人生。

看著伯伯們,覺得他們很勇敢。即使回憶很苦,但他們仍到場觀看影片,也願意和我們分享過去,而不是封閉過去、遺忘回憶。

少年工的故事,雖然曾被遺忘。但郭亮吟導演藉由紀錄片的拍攝,替台灣尋回一段珍貴的歷史。我想這部片是一個開端,讓人知道並注意起「少年工」這段歷史,期待未來會有更多人投入這個主題,進行更深入的探討與研究。

觀看場次:5/21(日)高雄市電影圖書館

補充:

雖然日本人當初在徵召台灣少年工時,允諾能維持半工半讀的學習模式,但隨著戰爭情勢的改變,使得當初的承諾跳票。當時台灣仍是日本殖民地,在戰爭時替國家效力是應該的,所以不能片面的評斷日本人欺騙台灣少年工。

戰敗後的日本,開始將台灣少年工送返回台。台灣少年工面臨身份改變(出國前是日本人,返台後變回台灣人)、國家認同、語言等問題。

不管是去日本製造飛機,還是返台後的種種經歷,這些回憶都停留少年工心中最隱密的角落。

綠的海平線 高雄場次觀後感(刊載於網誌 栗子蛋糕雜貨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