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後感 | 評論


【照片提供 消息來源/溫哥華台灣電影節】

第二屆的溫哥華台灣電影節在6月22日晚上圓滿落幕,《綠的海平線》在溫哥華的放映上頗受好評,並且還有觀眾在放映後的問卷裡詢問如何購買《綠的海平線》DVD 作為 收藏。

更令人驚喜的是,有一位也曾是八千多名台灣少年工之一的郭先生,在兒子陪伴下,蒞臨現場觀賞《綠的海平線》。郭先生約十年前和兒子移民到溫哥華,現在在溫哥華近郊的城市開設種植蘭花的農場。郭先生說能在加拿大看到《綠的海平線》,他覺得十分感動,他不但和現場為年輕人分享當年經歷,並和溫哥華台灣電影節工作人員一起合照,留下珍貴的記錄。

溫哥華台灣電影節在一群熱情的學生參與下,創下許多不可能的記錄,期望未來能繼續持續下去,和溫哥華當地的台灣僑民與國際觀眾一同分享更多精心製作的台灣電影。

原載於部落格 女巫的苗圃 http://blog.udn.com/witchirene/1737267

郭亮吟,一頭烏黑長髮、大眼、甜美令人驚豔的女孩,第一時間,我實在很難把她和需要體力做工的紀錄片工作者連在一起。直到她分享【綠的海平線】的拍攝過程以及嚴謹田野調查後,儘管是第一次見面,但我還是不得不對她豎起大拇指。

【綠的海平線】所講述的背景是二次大戰期間,日本徵召了八千多名台灣童工到日本神奈川縣大和市的海軍工廠製造飛機。在台灣那個窮困的年代,很多孩子對赴日「半工半讀」的美好未來燃起希望。然而一切美好的憧憬,卻也短短在一年後因日本戰敗,而宣告破滅。

不少孩子因為美軍轟炸而客死異鄉,倖存的,則隨著戰後復員工作,有的返台、有的想辦法留在日本、有的則是帶著共產社會的期待前往中國。人雖跳脫不了時代的限制,但在一個承平的年代,至少還能關注自己在意的事情,而戰爭卻讓人無從選擇,只能不斷地被外在環境碾過,所有的年少情懷都在那特殊的歷史中被壓縮得平平整整。人似乎渺小到,連價值都談不上。

這群入鏡的歐吉桑,六十年前曾是優異的童工,他們回憶那段艱困歲月時,並沒有太多悲傷的情緒流露。片中的一位主角說,那時,你無法去對未來做任何計畫,只能走一步算一步,而且什麼人也靠不住,只能靠自己。

郭亮吟大量利用當時的新聞、史料交錯在訪談之間,從而展現出她嚴謹平實的風格。她對於授權、查證、一次又一次訪談的耐煩,被曾任全景傳播基金會的執行長蔡靜茹形容為「具有日本老先生的精神」。 (more…)

作者 local750730 (local)
標題 [徵文] 綠的海平線
時間 Wed Feb 6 23:26:30 2008


在戰爭年代,所有的一切不是由你設想就可以達成的,變數很大,人,也無法改變什麼。少年工,年紀輕輕,離鄉背井遠赴日本,面對一切未知,懷有憧憬及遠大志向,豈知處處陷阱,就此將自己置入如履薄冰之境。飽受戰火無情,不幸者,身首異處,客死他鄉,血流成河。令我想起杜甫之《兵車行》“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溼聲啾啾!”如此悽愴悲涼之景,任誰都於心不忍。然而,幸而歸來者,又遇二二八事件,總是無法停止的動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原已受創的傷口,歸國後不但未結痂卻又再度被撕裂,加上身分的敏感,飽受無限委屈,就像在傷口上灑鹽一般令傷口無法癒合,就這樣,不掉淚,靜靜待著,生活還是得過,默。

動亂的時代,所有的事情總是無法照計畫實行,誰也無法設想下一刻會是如何,而無辜的老百姓只能默默的承受一切的苦難,卻無法改變什麼也無力改變。是無奈,很深沉的,默默接受一切變化。 (more…)

作者 oreads (古老的大鐘) 看板 documentary
標題 [徵文] 綠的海平線與我的阿公森田
時間 Wed Jan 30 15:02:37 2008

《綠的海平線》與我的阿公森田

首先我應該自我介紹一下,我是個六年級後段班的老人,一個家族也是從
阿公那代便從南部上來打拼落地生根的台北小孩,母語(以前我們說台語)從
來沒講輪轉過,家鄉對我而言是台北的老社區艋舺而不是爸爸的北斗與媽媽的
大碑。《綠的海平線》對我而言存在著一個奇妙的因緣一個家族的故事,串連
著我與我的阿公以及我和我漫長的研究生生活。

《綠的海平線》我是在新竹影像博物館看的,清秀細瘦帶著一只玉鐲的導
演郭亮吟也出席在那場放映會中,說著從她自己阿公的故事開始的第一部紀錄
片「尋找1946消失的日本飛機」,到機緣之下發現台灣少年工的故事。這個發
現就是「綠的海平線」的出發點。片中的主角少年們今日早已是白髮蒼蒼的阿
公們也有來到現場,有些阿公還是坐著輪椅出席的,有些阿公則是帶著自己的
孫子來到現場。這是一個講述日治戰爭末期一群從台灣到日本做工的少年工的
故事。他們在戰後的歷史裡很長一段時間都消失了,不只是他們,在很長一段
時間裡我在教科書裡讀到的歷史光是從中國遠古到近代就佔了大部分,近代史
則是八年抗戰、光復然後直接跳到十大建設。

影片開始從歷史的史料切入,然後穿插著阿公們的口述回憶,看著這群昔
日少年今日阿公講著在戰爭末期轟炸頻繁的日子裡的吃不飽、避難以及失去同
伴收屍的故事,聽著阿公們說著被騙到日本說是讀書有錢拿結果是去作童工的
過往,還有戰爭結束後帶著便當四處遊歷的日子。我突然覺得我好像在哪裡聽
過類似的故事,身旁的男友也轉過來眼睛裡充滿著驚訝:這不是你阿公說過的
日本時代的事嗎?小時候阿公常常說他被騙上船說是要給他讀書卻是去做工的
故事。那時候的感覺好奇妙,從小在學校學的歷史,從小在家裡聽阿公說的故
事。一直以來像是兩個不相干的雙軌同時在我生命裡並陳。但是在哪個時間點
上突然合而為一了。從小我就知道阿公是日本時代的讀日本書會講日本話的(
但我卻完全不知道有所謂的日治時期),但我從來沒有去思考過這個斷裂。那
是第一次我離所謂的歷史這麼近。 (more…)

台灣人無比的生命靭性~我看「綠的海平線」

文/世淵

從小到大,「水天一色」這句成語是最常用來形容大海與天空的顏色,對海平線的印象總是一望無際的藍,當看到「綠的海平線」這部片名時還相當納悶,明明怎麼看都是藍色的海平線,到底什麼時候才會是綠色的,

原來是搭船離開台灣,這座人稱福爾摩沙的島嶼隱沒入海平線時,就會發現綠色的小島讓海平線變成綠色,這也是這群遠赴日本的少年工看到故鄉的最後情景,這也許是身處在承平時代的我很難看見的景色吧…。

「綠的海平線」的故事敍述步調並不快,雖然用了大量的照片和資料影片,但是一點也不會讓人感到沈悶,平順的運鏡,靜態與動態的歷史畫面滑順地切換,搭配上林強流利的閩南語旁白,聽起來讓人感覺到很溫暖、很舒服,心也就不知不覺地跟著回到動盪的二次大戰末期的歷史;透過這部片子,可以感受到當時的人們為了討生活的無奈,無關乎省籍、國籍,單純因為身處那個時代,想要出人頭地、想掙口飯吃、想減輕家裡負擔,各種不同的想法,匯集成八千多個到日本造飛機的少年工。然而戰爭讓他們顛沛流離,有不少人客死異鄉,倖存的少年工有人拼命想回台灣,有人想留在日本,有人想去大陸……種種的選擇又交織出形形色色的故事,而從這一個個不起眼的小人物的故事中,卻可以讓人一段一段拼湊出當年的時代背景。

台灣的歷史在近年來不斷地被政客消費,然而這一部跨越台灣、日本、中國的「綠之海平線」,沒有敵我對立,沒有族群情結,它呈現一個又一個少年工的回憶,很真實,也很深刻。看著片中這些年過七十甚至八十的當事人,講起當年離鄉背井的心酸;還有去到日本被認為是台灣人、到了中國大陸被當做是日本人、回來台灣卻又被看做是內地人的無奈;在台灣的日籍老師為了當時鼓吹學生上前線而內疚…每一個點都讓我看了很感動,與其每每著眼台灣人在歷史洪流下的悲哀和無奈,但是這裡讓我們看到,也是最能觸動人心的,是台灣人無比的生命靭性。

猜,網路訪客都是以什麼關鍵字搜尋《綠的海平線》部落格呢?

架在我們自己網站上的影片部落格,從開站以來經營約兩年多的時間,影片宣傳和放送消息除了有ㄧ個固定窗口,讓我們工作人員學習到寶貴的網路參與經驗;觀眾的觀影迴響和心得分享也十分重要。

根據網站流量和使用統計,多數來訪的觀眾是搜尋「綠的海平線+感想」或是「綠的海平線+心得」,而每到期中、期末或是寒暑假,搜尋次數就大量增加,想必是學校老師們規定寫作業的關係……所以這篇文章會ㄧ直先置頂到寒假結束吧……

經常接受學校演講邀請或是學生採訪的導演 阿亮(郭亮吟),其實是個小時候常忘了寫作業或是缺交作業的迷糊學生,出自這樣的彌補心態,她總很熱心接受學生採訪,或是盡力幫助學生完成作業。

我們將採訪和網路來信常問到的幾個問題整理如下,如果還有其他問題也歡迎來信詢問,或歡迎使用部落格右手邊有個小小的「Search」欄框,願能幫助您找到解答。同時提醒引用本網站資料或是其他文章的朋友,不得有任意抄襲改作的非法行為,並請列出出處和作者名,尊重每篇文章的原作者,感謝!

—-
《綠的海平線》的「十大問題」


1. 關於《綠的海平線》的基本資料
2. 為何導演 郭亮吟會製作《綠的海平線》呢?
3. 為何片名叫《綠的海平線》?
4. 哪裡買得到《綠的海平線》呢?
5. 誰推薦了《綠的海平線》呢?《綠的海平線》有哪些新聞報導呢?
6. 請問《綠的海平線》得獎和放映記錄?
7. 在哪裡可以找到《綠的海平線》的感想心得?
8. 《綠的海平線》工作人員是哪幾位?
9. 想要邀請《綠的海平線》放映,或是採訪影片工作人員,要和誰連絡呢?
10. 請問導演郭亮吟是男生嗎?

(more…)

以下活動消息轉貼字PTT紀錄片版(Ptt.cc)和紀錄片映像報 http://blog.roodo.com/documentary, 消息以其公佈為主。

紀錄片有獎徵文大方送,快來參加! 紀錄片有獎徵文大方送,快來參加! 紀錄片有獎徵文大方送,快來參加!

你知道全國最大的BBS站台PTT裡有個專門討論紀錄片的documentary版嗎?

今年1月29日紀錄片(documentary)版就要滿四週年囉!為答謝版友及開拓人氣,特舉辦「有獎徵文」活動,不論你是老朋友或新朋友,歡迎共襄盛舉! (more…)

★吳珮慈 | 影評人/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電影系 教授

在紀實訪談和珍貴的靜、動態影像文獻之間,《綠的海平線》以生活化的敘述觀點、沉靜的節奏,緩緩延展出一幅歷史的扇面,扇面上素筆描繪大時代動盪裡台灣飛機少年工的命運,扇面下展呈半世紀以來深深牽絆台灣的身分認同議題。

沒有青春傷逝的宿命,沒有敵我對立的仇憤。許多的小小平凡,構築了同一個大歷史。望向《綠的海平線》,觀眾被賦予了一個特別的凝視點,一個重新回眸眺望台灣歷史的位置 。

(節錄至部落格 Bomia 之 【硫磺島的英雄們、紅氣球之戀和綠的海平線】)

中秋連假,陪家人、親戚看了2次「綠的海平線」,那是我ㄚ公的故事,也是關於戰爭、飄零的時代;後來我也在想,要是我是ㄚ公,我會做出跟他不一樣的選擇嗎?

ㄚ公已經過往,家族中沒人記得他的日本姓是森崗,第三代也沒幾個知道他是日本海軍少年工,ㄚ公當過日本兵,回台後又被中國政府教區當充員兵,還記得高中時,剛在思索台灣問題,我曾問他,「ㄚ公,lan 到底是中國人iah台灣人?」,I ka goa 應講「古早lan e 祖先是tui 中國來無m tioh,m koh ㄚ公khah 早bat cho 過日本人,時代已經行到chia,chit ma lan ai 講 lan是台灣人」

今年初,ㄚ公e告別式,阿姑收集in兄弟姐妹kap goan chiah—e 第三代beh kaㄚ公講e話,ai我用台文寫落來,ti式場nih唸hou 阿公聽~ ~Hit chun,我就teh想,ㄚ公chia—e taichi nab o lang ka 寫落來,goan chia—e sise kam u lang e chai?

高中同學Iauseng,in ㄚ公 是日本時代 去ti 日本留學e醫生、in Ama是日本青森e人,二次大戰結束,ti 碼頭停歇e有3隻船,1隻beh去滿洲國、1隻beh去台灣、1隻beh去中國,in ㄚ公講chit koa 台灣人chio I beh 去滿洲國,in kamkak日本e勢力會koh ti hia 發展,chiaN cho 1 e智識份子,應該tioh 去hia施展抱負…………………..li kam想e tioh?這款e人,tng來台灣了,in tau 2樓 soah khng 一幅蔣介石e遺照,邊a koh 寫一choa「敬獻林XX同志」??!!
(thiaN kong si 228 為beh保命)

戰爭、感情、時代飄零、人生e十字路口,人e個性決定選擇、選擇決定運命~

綠的海平線—觀影心得

真的非常訝異,這部片子重現了台灣歷史中我完全沒聽過的一塊,而且導演非常年輕。

二次大戰期間,日本徵召台灣的少年去日本空C 廠製作戰鬥機,他們的年紀大約只有十四、十五歲左右,因為聽說可以去日本半工半讀,五年後可以做技師找工作,所以許多少年半自願半被迫被送去日本。事情當然不如想像中美好,為了打掉羅斯福和邱吉爾的腦袋,他們二十四小時輪班不停製作飛機。之後日本戰敗,少年們有的回台,有的跑去中國;回台找不到工作,去中國更慘,身分變成了日本人,想盡辦法再回到日本,卻被認為是中國共產黨。辛苦輾轉,他們的一生奉獻給國家,卻歷經二次大戰、二二八、白色恐怖,被國家政府搞得沒有身分也沒有生存的憑依。

映後導演介紹來到現場觀影的影片中的台灣少年工們,並起立接受鼓掌。這些七、八十歳歐里桑精神奕奕地站起來,讓我好感動,現場觀眾們也給予非常溫暖的回應。我看片子的同時,最最驚訝的是導演釐清真相的精準度,一絲一線一圜折,查得清清楚楚。還有一部非常難得的史料影片(這部史料影片會留存下來不被銷毀,以及它竟可以被導演發現到,離奇程度足以寫成小說。)這些都讓《綠的海平線》更深刻更感人。 (more…)

郭導您好!

我之前在2007地方誌影展買了< 綠的海平線>回家,特地拿去給我阿公看,他今年78歲,生於1930年,受過日本公學校教育,我覺得他對內容會有興趣,雖然他以前都沒有看過紀錄片。

結果他看的時候差點哭了,原來這讓他想起年少時的種種回憶,他說,當時他也有去報名海軍工員,但因為色盲、砂眼而沒被錄取,事隔幾十年後,看了這部影片他才知道,原來當年那些人後來的命運竟然如此大不同,我說,還好阿公你沒有被錄取,乖乖呆在嘉義的鄉下做農、後來到台北工作,不然可能就沒有今天的生活,也不會有我了。

最後,阿公又跟我借了片子去看了一遍。

所以我要說,謝謝導演拍出這部用心的紀錄片,喚醒我阿公年少的回憶^_^

From台北的大苑

(原文 傳遞不同世代的交集─淺談「綠的海平線」紀錄片刊載於部落格 Melodyyo ─ 留住中年的腳印

…….身處戰亂時期的青少年們,有的懷抱美麗憧憬,有的一心改善家計,再加上老師的鼓吹、勸導,於是他們或自願、或被動,紛紛響應號召,讓自己投入不可預知的未來。

這部紀錄片娓娓細述少年工的歷史,並且輔以珍貴的影片、照片、信件,而影音訪談部份呈現的真實感,讓人覺得既親切又感傷,年邁的長輩們,真切誠懇的述說過往,觀眾看了著實會心疼落淚。

紀錄片 DVD 中所附錄的花絮,也讓人覺得溫暖與感動,它有別於戰爭時代的凄苦,呈現的是希望的傳承…….

請按此 閱讀全文 (more…)

文/李怡志 (原載於部落格 Le Film)

外公是少年工!

小時候,總喜歡聽外公講起他年輕時的故事,一面翻著以昭和記著年份的老舊照片,那是一種比教科書上的還真實的親切,外公手肘上的傷是用身/生體寫下的一段歷史,還有逐漸被遺忘的那一輩的集體記憶,外公是偉大的!!「綠的海平線」裡,有外公的影子,還有殖民時代的過去,透過本片精練的採訪,剪接與整理,再現了漸漸被丟掉的殖民記憶,導演用中性的鏡頭娓娓道出一段被政治(日本/國民黨/共產黨)埋沒的歷史,提供我們/ 當代關照,不卑不亢, 更無意用鏡頭指責批判關於後殖民的國族認同.文化.語言.人權.政治錯誤到口述歷史的他者發言權等,做了客觀的平衡呈現,將批判.反省.論述與詮釋”還” 給觀眾…顯然片子裡有些阿公們失去了雙語能力(不會講母語了),在國族認同(”祖國”之於他們/他們之於”祖國”)時遇到的內心掙扎更深刻,更複雜,相信這是一個過程,裏頭埋藏了太多文化議題和時代悲劇,郭亮吟…加油!!

文/ 周元大(影像詮釋學期末報告)

《綠的海平線》是台灣導演郭亮吟2006年的紀錄片作品,拍攝的題材是關於一群在二次大戰末期,一批被日本徵召前往海軍空C廠(後改名高座廠)製造戰鬥飛機的台灣少年工的故事。片長只有64分鐘,但拍攝期近兩年,訪問對象上百位,期間前往日本、美國與菲律賓拍攝與蒐集資料,得以完成此一作品。 (more…)

文/ 周元大 (原文載於http://203.71.53.60/xms/content/show.php?id=781

第一次看見《綠的海平線》,是在舉辦台北電影節的新光影城裡,我記得很清楚:我睡著了。因為睡醒之後就一直帶有一股悔意,這麼好的紀錄片我怎麼睡著了呢?第二次看見《綠的海平線》,是在南方影展的台南市巡迴場,我也記得很清楚:音響的效果沒有很好,不過這次我終於從頭到尾看完了,另一股悔意是我當時竟然沒有去看同一個團隊的另一部作品《寧靜夏日》。第三次看見《綠的海平線》,是學長借我DVD來看,前前後後「大約」看了三次,這才了解當初為什麼會睡著。我想,一切都是因為「節奏」。

看過《綠的海平線》的人都不難發現,這部片子本身有著一種平緩的節奏,如果像是我這樣注重影片節奏的人,看了真的會睡。不過事實上,這也是這部片子吸引我的地方,緩慢的弦樂,搭配林強具有磁性的閩南語旁白,加上穩重的剪接,《綠的海平線》創造出一種「緩慢」的敘事風格。「緩慢」是我們這一代年輕人所無法經歷的,在這樣交通便利發達,壓縮了時間與空間的間隙,我們的周圍充斥大量的資訊,甚至讓我們理不清頭緒,導致我們觀看影像的口味也愈來愈重,因為我們需要更大的刺激才能讓自己專注,否則我們很容易沉睡在時間的洪流裡。而這時候,《綠的海平線》創造出的緩慢似乎企圖打破這樣的界線,把我拉回到過去那個年代,那個記憶十分緩慢的年代。關於1943-1944期間,大約8400名台灣少年工的故事,要用一個小時把故事說完,是件十分困難的事,而且事實上故事不可能被說完,因為故事一直會繼續下去。 (more…)

2007-03-17
本文同步刊登於〈文學台灣〉季刊和部落格 關於電影,我略知一二…

2005年適逢終戰六十年,除了National Geographic及Discovery頻道陸續播出二戰相關歷史紀錄片以外,日、德也推出許多從各個面向來反思戰爭與人性的精彩電影,就連中國都拍出一部樣板造作的《東京審判》來控訴日本軍人的在華暴行。相形之下,台灣藝術工作者對自家歷史的低調沉默,實在令人惋惜。除了黃玉珊導演以1943年「高千穗丸」遭美軍攻擊沉在基隆北方外海事件為背景,拍出《南方紀事之浮世光影》之外,幸好我們還有這部製作嚴謹中帶著感性鄉愁的《綠的海平線》,揭開台灣歷史被封存的一頁。 (more…)

跨越世代無奈與分離:

幽幽旋律緩緩展開序幕,一張張泛黃的照片伴隨著口述旁白讓我們沉浸到歷史縫隙中。聽著當事者娓娓道來屬於他們的「故事」與「傷痛」。每述說一回那種傷痛就在他們心中印下烙印,這是ㄧ段被遺棄的歷史,是否相對著「少年工」也該隨著時間的洪流被遺忘?

當時的「少年工」如今都已是斑斑白髮的長者,年紀都可以當我爺爺了,從影片中看到泛黃的相片,似乎正對我們述說著「事件」因「時間」的沖刷跨越了世代,見證了多少歷史。經歷過生離死別、景物依舊人事已非,影像中呈現出多當事者的「第一次」但大多數也都是「最後一次」。第一次遠渡重洋、第一次離開父母、第一次看見雪、第一次製造飛機、第一次回不了祖國…..

複雜交錯的身份認同:

在影展觀賞《綠的海平線》時,同時也多了好幾位年老的長者一同觀看。泛黃的照片紀錄暸當時「少年工」稚氣的臉龐,往返書信紀錄著當時心境。戰爭結束時期「少年工」百感交集的內心又有誰能深刻體會?在他們心中已默許自已是日本國民,在當時台灣他們只是第三國人民,在中國大陸的政局他們又屬「外來者」,這種哪也不是,哪也不承認,到哪都尷尬的處境與辛酸,又有誰能深刻體會?或許這樣的結果並非是當時的他們所能預料。 (more…)

(原文刊載於部落格 生活在臺灣

原本今天上午要到土城承天禪寺的賞桐步道去油桐花,結果一大早起來就聽到滂沱大雨,而且一場下的比一場還大!看著上午的這種雨勢,心想大概一堆油桐花都被打落了。再說下雨之後的山上濕滑,我也不太想去了。於是決定在家把《綠的海平線》心無旁騖的好好看一遍。心裡真的是感到很難過,如果不是因為戰爭,如果不是因為政權的轉移,在這動蕩的年代。他們在當時的時空、環境當下,根本無法自主選擇,只能為了生存想盡辦法活下去。卻不知道當下做了決定之後,往會會有什麼樣的改變或後果,完全是無法預料的。這是我處於這個承平時期的人所無法想像的。(承平時期?其實我覺得現在政治很亂,雖然不像戰爭,但也夠讓人心煩了)每個人在1945年後,不論是選擇繼續留在日本、返回台灣,或是前往中國,每個人的際遇都不盡相同,真的只有處於當下才能體會當時的那種心境了。決定要把這部紀錄片拿給外公和外婆看,他們的感受一定比我要來的深刻。

文/何義麟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教系教授)

看到《綠的海平線》紀錄片完成,心中真是萬分欣喜,如此鮮活的影音紀錄,可以說是一種最佳的歷史教材。這是太平洋戰爭時期台灣少年被動員到日本造飛機的故事,他們在年少的時光奮發向上,積極追求自我的實現,但卻在大時代的衝擊下,經歷多重的艱辛與苦難。不論從個人史或民眾史的角度來看,他們的經歷都是一段值得大家傾聽的故事。然而,由於過去的戒嚴時代的封印,讓親歷者無處訴說,子女們無緣得知,以致這段歷史至今尚未獲得正視。近年來,經過許多人的努力,台灣少年工的歷史逐漸為人所知,如今能夠將將這段故事化為影音資料,讓更多人認識他們的事蹟,這項成果應該可以說是紀錄片製作者對歷史教育的一項重大貢獻。

台灣少年工的故事,大概要到1990年代以後才逐漸為人所知。筆者直到2000年才對這段歷史有比較清楚的認識,隨後透過日本友人的介紹,才有幸見到這批歷史的主角。不久之後,又透過網路的聯繫認識到關懷少年工戰後命運的導演郭亮吟。當她詢問我有關少年工的問題,並提起要為少年工拍攝紀錄片時,心中既高興又擔心,因為基於自己期待這類的作品,就鼓勵一個年輕人去做一項吃力不討好的工作,似乎有點不負責任。不出所料,郭亮吟的拍攝計畫並非如此順利,記得好幾次幫忙撰寫申請經費的推薦函,結果卻都無法如願。但是,出乎意料地,她不沒有因此氣餒,而且還直接遠赴日本神奈川高座的歷史現場長期駐守,努力不懈地將這部紀錄片拍攝完成,僅以導演個人的毅力與決心而言,就足以令人欽佩不已。 (more…)

上週五夜,經edelweiss的推薦,看了公視播放的紀錄片〈綠的海平線〉,導演是郭亮吟,內容敘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1943年到1944年左右,日本找了八千多位的台灣少年,去日本神奈川縣大和市的高座海軍工廠,參與製造軍用飛機。

  當時是日據時代,日本政府以去日本學製造飛機,不但能學到一技之長,而且可以減輕家中經濟負擔等等宣傳方式,吸引了一些台灣少年志願離鄉背井,到人生地不熟的海的那一端打拚。後來,日本戰敗,有的人回到故鄉,有的人留在日本,有的人去了中國,當然,有的人死了。

  紀錄片訪問現已是七、八十歲一些當時的少年工,還有相關人員,穿插照片、影片、檔案,以平靜沉穩的手法來呈現這段歷史,不煽情,不憤恨,甚至不控訴,好像就只是一段過去。這樣的過去,有多少的血淚,有多少的苦難,淡淡就帶過了。

  說一段讓我哭了的片段:影片中訪問了一個當時在台灣任教小學的日本老師,因為日本政府要召募少年工,規定學校老師要負責宣傳,報名人數不可以太少,所以,老師用了一些逼迫的手法,甚至包括到馬尼拉去。訪問老師時,對於那些學生,尤其是去馬尼拉的,根本再也回不來了,他非常悔恨,說著說著就流淚了。

  對於戰爭相關的影片,不會主動接觸,總覺得戰爭的無奈,戰爭的殘酷,戰爭的無望,會讓心情低落,這大概是一種逃避,或者說趨吉避凶的作法。在看〈綠的海平線〉之前,根本不曉得有這段過去,看了之後,於我,只是故事,只是遙遠;於他們,卻是生命,一段不可抹滅的曾經。

(原載於部落格 兩隻貓的生活

一直以來對於紀錄片有一種特殊的喜愛
也很想紀錄一些東西下來
特別是長輩們的故事
用心不夠的自己
只能懷抱著這個夢想在腦海裡
曾經想過
一些原住民的耆老或是一些經歷過戰爭的爺爺奶奶們年紀越來越大
日子一天一天的過
活歷史的故事書也一天一天的從台灣的某個角落消失
到底自己想做什麼樣的紀錄片
其實也沒有一個頭緒

剛好同學邀約跑去看綠的海平線
看到年輕的女導演
還有現在座談的影中主角們”台灣少年工”
八千多個爺爺們其實就在我們的身邊
迫於政權轉換
一些爺爺始終隱藏著最寶貴的故事 (more…)

不知道為什麼,看這部片子前,我的內心很澎派…
我在全美戲院排隊著,等候著要觀賞這部紀錄片,
站在人龍後,我腳下踩的是柏油路…

那時候我很感動,眼眶也濕濕的,
原來支持台灣電影的人其實是有的,
雖然這是免費的影片,不一定叫好,大家也願意來,
願意花一點時間響應台灣本土文化創意產業的活動,
我想為你們拍拍手,我對台灣的電影很有信心。

萬分幸運,我欣賞到了這部片。 (more…)

真的非常訝異,這部片子重現了台灣歷史中我完全沒聽過的一塊,而且導演非常年輕。

二次大戰期間,日本徵召台灣的少年去日本空C 廠製作戰鬥機,他們的年紀大約只有十四、十五歲左右,因為聽說可以去日本半工半讀,五年後可以做技師找工作,所以許多少年半自願半被迫被送去日本。事情當然不如想像中美好,為了打掉羅斯福和邱吉爾的腦袋,他們二十四小時輪班不停製作飛機。之後日本戰敗,少年們有的回台,有的跑去中國;回台找不到工作,去中國更慘,身分變成了日本人,想盡辦法再回到日本,卻被認為是中國共產黨。辛苦輾轉,他們的一生奉獻給國家,卻歷經二次大戰、二二八、白色恐怖,被國家政府搞得沒有身分也沒有生存的憑依。 (more…)

半年來由於追逐神風特攻隊的蹤跡,挖掘完整的宜蘭軍事地景,促使我們今天特地趕往慈林觀看一部有關少年飛機工的電影「綠的海平線」。

導演郭亮吟看起來與我年紀相仿,卻多了老沈的氣質。(「老沈」是Elliot對我的形容詞,但我覺得相較之下,就比較不適合我了)

我很欣賞這部紀錄片。

觀看的過程中我就已感受到這部片子在史料上的蒐集非常困難,看似簡單的手法其實卻很高明—以飛機工的生命,表現了二次世界大戰至光復期間台灣、日本、中國大陸之間的關係,也表現了台灣人在歷史洪流中的生存與認同。所碰觸的議題非常的複雜。電影敘事的方式樸實、內容紮實,一個片子竟然也拍出了超越學術價值的成果。

電影播放結束之後,導演配合慈林的培訓工作說了她對理解歷史的看法:「如果我們不關懷我們這片土地,也不關心這片土地上的人,那麼去追溯歷史也就沒有意義了。」能說出這番話的人,內心鐵定不是像她的身子骨看起來那般柔弱。是有實踐慾望的人,才會說出這番道理。 (more…)

原文和照片刊載於部落格北投虹燁工作室若非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本篇文章內圖檔,感謝!

斗六同好HANS兄熱情贊助「高座海軍工廠開廳記念」杯。
同在雲林縣的斗六及虎尾,
搞不好杯子及照片的主人是熟識的少年工也不一定!?

(照片中的青花高足小酒杯是撿拾自「落英繽紛」的廢棄日據時代宿舍深院之中,杯面上隨興描繪清談的僧人,狀極拙趣,另書「雅人情語」,近杯緣處並轉印著「高座海軍工廠開廳紀念」一行紅字。~註~此文和照片來源原刊載於部落格青春ㄟ布魯斯─拾荒劄記

這幾張照片是在寫著「虎尾郡虎尾街」的老相本裡發現的,
照片沒有任何的文字說明,
但我一看便確認是高座海軍工廠少年工。

有人認為這些少年工並不如上戰場的台籍軍夫、軍人或少年兵,
其時代及歷史地位不是那麼重要;

我覺得任何時代、任何人都有其活著的價值,
並不是做了什麼事、生命的長短就有分別,

就是所有的一切,
才構成這個世界及歷史。

(原載於部落格 傑夫的世界

這是許許多多悲傷的故事的集合

說明了戰爭的殘酷

年輕一輩的我們很難體會的一段歷史

但這確確實實在台灣的近代史中佔這重要的一章

我看”綠的海平線”的紀錄片

感覺又遙遠又強烈

這就我們祖父那一輩的歷史 (more…)

(原文刊載於 2007.02.17 中國時報 人間副刊)

去年,紀錄片《綠的海平線》巡迴播映,使我開始注意臺灣少年工的問題。後來看張良澤回憶錄,提及他叔叔當年已知無法逃避兵役,遂以志願學徒出陣,當戰鬥機裝備員,不過連飛機都沒摸到,日本就戰敗,之後留日不歸。這也算一種少年工了,張良澤會致力為臺灣少年工奔走牽線,大概也因有這一層背景在吧。

有次在圖書館借書,瞄到《赤手空拳:一個少年工的故事》一書,立刻借了此書。作者陳碧奎當初是陪弟弟去學校才有唸書的機會,後在學校老師的遊說下,終獲得父親首肯,唸至小學畢業。也因此,當他看到有少年工這個半工半讀的機會時,便自作主張,偷爸爸的印章去簽同意書。在日本的日子,就如《綠的海平線》所述。更令我印象深刻是他戰後回臺灣的際遇。 (more…)

文/ 郭力昕 評論工作者
(原文刊載於 中國時報2007年2月2日 人間副刊

當紀錄片的生產和映演,在台灣愈加地傾向成為新的流行與消費性事物時,郭亮吟製作、導演的「綠的海平線」,安靜、深刻的端出一部具有典範價值的紀錄片製作。這部以大量的訪談、影片檔案、資料研究、和聲音所構築起來的歷史陳述,透過對日本殖民末期的台灣少年飛機工的血淚歷史經驗,在微觀取徑的材料裡,勾勒出一個有著宏觀意義的歷史視野。進入晚年的少年工們,追溯自己歷史經驗和記憶的話語,在導演準確的剪裁取捨下,成為一組觀點開放且具有反省力的訊息。

「綠的海平線」展現了台灣少見的紀錄片專業製作水平:厚實細膩的訪談內容與技巧、訪談與檔案影片的精準對位剪接、舒緩沉穩的運鏡、上乘的配樂、層次分明的聲音處理、林強優美而溫暖厚重的閩南語旁白──這些紮實細緻的基本功,在許多急切而鬆垮的紀錄作品裡常不見講究,但郭亮吟一絲一毫嚴謹以對。導演與製作團隊的謙抑、嚴謹、與專業,清楚反映在這部影片的製作水平與作品氣質上,幾乎無懈可擊。 (more…)

近年來諸多紀錄片雨後春筍般接連推出,若時間與地點允許,我會盡量去觀看。
而綠的海平線則是我認為其中的佳作。

紀錄片反映的是導演的觀點,和透過這個觀點所希望我們看到的事情。「綠的海
平線」講述的是在二戰期間,日本從台灣募集的八千多名少年工的故事,他們的
工作是到日本接受訓練之後建造戰鬥機,然而飛機還沒來得及造出來,戰爭就已
經結束了,戰後日本放棄了台灣的統治,他們失去了祖國,然後看到了另一個軍
紀散漫貪污腐敗的祖國踏上了他們的故鄉,有些人選擇回來台灣,有些人選擇投
奔海峽另一邊的祖國,有些人則待在日本,不管那一條路,都讓他們深切的感受
到,自從他們懷著愛國心離開了故鄉踏上了日本國土起,就註定了他們孤兒的命
運,看著淚眼縱橫並且此後竟再不相見的父母;和好友流散四方多年以後輾轉得
知他的死訊,他們的青春在時代的巨輪之下輕易的被輾碎並且遺忘了,悲劇,悄
悄的上演以及落幕,幾乎沒有任何關注。

這樣的題材放在今日更有其必要,我們的教育嚴重忽略了自己的歷史,過去被壓
抑,記憶被抹煞,沒有歷史的國家,永遠都只能沉輪在無窮盡的內耗之中,沒有
強有力的向心認同。

在技巧上,由於本片是回憶錄性質的紀錄片,因此多半以訪談、老相片、以及旁
白為主。而導演郭亮吟在既有的材料中把品質盡可能的提高,包括旁白的語調,
以經過琢磨之後的優美正確的台語為主,當中的字幕翻譯也盡可能的務求精確,
而非用時下隨便用北京話直翻音的錯誤台語。片長僅約一小時,但是小環節處卻
力求精確,是個小而美的高品質之作。 (more…)

(原載於部落格 wudaCrow’s campsite II)

拍歷史紀錄片很難。是,拍好歷史紀錄片很難,才對。拍一個歷史紀錄片僅是把舊照片影片剪剪接接堆堆疊疊也成,但百衲拼布和疊疊樂玩完了以後,展開了怎麼樣的光景?

就飛機少年工的題材來說,《綠的海平線》處理地夠努力,也能感受到成果。如果要為像柯林頓或布萊德彼特這種人拍紀錄片,隨便湊湊也能有段什麼東西出來。材料多到只能籂選,不必尋找。可是二次大戰時的臺灣飛機少年工不行,當下,他們身處社會的基層;事後,他們退縮時代的邊緣。並不會有全程跟拍的動態影像,所以勢必面臨潦草的書簡、倖存的相片、白雲蒼狗的田野、舖天蓋地的口述等各種形態的材料,而且可能都物以稀為貴。

  可以想像,一部影片若只有幾個老人面對鏡頭說東道西,加上一堆平面資料,會有多麼──可怕。《綠的海平線》沒那麼可怕,書信的部分,不只原稿旁寫上翻譯,還找來年歲相仿的少年以日語讀出信的內容。我覺得這很要緊,是將平面資料立體的關鍵,關係觀眾如何感知歷史。 (more…)

Next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