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康小康 文章來源/平安幸福永遠BLOG

在新竹的那幾年養成看紀錄片的習慣。還記得第一場在影博館看的紀錄片,是「陳才根跟他的鄰居們」。湖畔的第一場,則是蕭菊貞拍的紅葉少棒。影博館的那一段歲月,最是喜歡看完紀錄片後,導演分享拍片點滴的那段時間,雖然從沒跟導演說過話,但就是很享受那一段時光。只是我從來沒想過,我會認識一位紀錄片導演……

研一下,接觸老師事務所草山溫泉建築的案子,負責找史料。由於年代跨越日治、民國兩個階段,所以除了到臺灣分館以外,有一陣子也常跑新店的國史館。

國史館裡查資料的人雖不多,卻都跟館員們有所認識。他們會記得你上次來查什麼資料,這次大概還要查哪些資料,在某個面向上,還蠻貼心的。離題了。

認識阿亮的那一天,新店下著大雨。來查資料的人,又少了一點。阿亮正在問館員一些查詢上的事,低沈的聲音,覺得非常的熟悉,但一時又想不起來。用餐時刻,館員要識途老馬的我帶著阿亮到國史館小溪旁的餐廳用餐。滑不溜丟的麵條,拙於用筷子的我,吃得很辛苦,沒想到,阿亮說他也是,於是,就這樣聊開了。

還是對他的聲音感到非常熟悉,突然想起前陣子看過的紀錄片裡的旁白,以及導演的影像,我很直接的問阿亮,你是不是我以為的那位紀錄片導演呢?沒想到,居然就是!尋找1946消失的日本飛機,是的是的,我居然跟導演一起吃國史館夾不起來的麵。

拍完尋找1946消失的日本飛機,2004年的夏天,阿亮準備要拍臺灣少年工的紀錄片,到國史館查從日本、中國回台的少年工資料。聽著阿亮說那些我不知道的事,新鮮之餘,也覺得這個人真是努力不懈,他給了我影片的簡介,也交換了email。從國史館到新店捷運站的公車上,再從新店到中正紀念堂的捷運車廂,沿途我們聊了黃明川的紀錄片以及我的論文。後來比較少去國史館,也就透過mail,偶而跟阿亮分享一些可能有關的資訊。

實習之後,觀看紀錄片的管道只剩公視,所以當阿亮稍來一些相關的訊息時,都覺得非常歡喜與感謝。只是在國史館見了一面、一起吃了麵,只相遇了短短一段路程,但阿亮小姐卻總是記得在某些時刻稍來問候並且告知近況。例如2005年冬天,從神奈川發出的mail,關於冬天的雪以及影片拍攝進度,以及剛剛收到的影片完工訊息。

如果在台北有放映的場次,我一定會在平安幸福永遠BLOG這裡公布,屆時歡迎大家廣為宣傳並一同前往觀賞,瞭解這塊土地上的一段小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