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ienda (mienda) 看板 documentary
標題 [徵文] 回顧綠的海平線
時間 Tue Jan 29 22:49:00 2008

2006年5月28日,去看了『綠的海平線』,地點在板橋的台北縣政府,這
部紀錄片,文法老師上課推薦過;是紀錄一群台灣少年工,被招集到日本去
造飛機。日本式的教育,使部分不願意離鄉的青年,轉換成慷慨激昂的自願
性…今天是全省巡迴的最後一場。

片頭一開始,我聽到熟悉的聲音-林強,上次去故宮參加「法語電影節」,
聽見他的聲音,渾厚帶點鄉土的聲音唱著台語詩、作廣告-令人印象深刻;
這次他擔任配音的工作。

紀錄片內容,由多位當時的少年工敘述,並配合一些史料呈現。1943年,
在台灣就讀中等、高等學校的學生,個個都只有15、16歲,當時,最年長
的一位少年工也僅僅20歲,雖然擁有年輕人的熱血加上被灌輸死忠效命天
皇,私底下的他們,離鄉的痛苦是一定有的;是因為校園裡的日本籍教師製
造幌子,騙學生說道:「到日本去可以學習技工、半工半讀、五年後可以出
來當技師…」許多抱著夢想的小孩,就這樣被吸引,其實還有另一極大的誘
因深深地吸引著家境清寒的台灣籍學生,窮人家的小孩望著比公家機關還高
的高薪,或許這是唯一能鹹魚翻身的好機會。

到了日本,這8000多位少年工才發現,造飛機基地連個廠房都還沒有,經
過兩個月的密集訓練,這批小孩迅速晉級為菁英,訓練過程裡有句話令人鼻
酸:『你們連手都不敢打下去,怎麼打倒羅斯福和邱吉爾?』;訓練告一段落
之後,少年工紛紛被遣派到日本各地製造飛機,期間,其實日本政府已知道
在二次大戰中無法戰勝的可能,但還是持續著國內的武器生產,直到美軍來
轟炸軍事基地,無數的台灣少年工就在這樣無預警的狀況下死去,一具一具
的屍體被炸得體無完膚,火化之後,連僅存的骨灰也須跟著避難到防空洞,
他們的這輩子直到死也還是無法安息,讓人感嘆。

光復後,大部分還存活下來的少年工回到台灣,當他們登入基隆港,看見國
軍「帶著鋼盔、背著槍、坐在碼頭吃便當」,有人爆出:『阿那ㄝ阿呢?這就
是我們的新政府喔?』在場看影片的大家都笑了,那時的少年工或許不覺得
好笑而是無奈,又要再一次地面對新環境、尋找新的工作活下去,有些少年
工則是選擇繼續留在日本就學,有一對兄弟就這麼讓時間拆散了20年;離
鄉發展是艱辛的,也有少年工到大陸發展,當時正執「文革」,許多關於台
灣、日本的事情皆被批鬥,他們的戰爭還沒結束,只是換個地方、又一個新
的開始,他們必須跟政府謀一條生機並與自己內心交戰,任誰都可以想像。

觀賞影片的每一片刻,內心都是酸的,看著台灣前輩的努力、好感動,影片
結束後,有許多文史工作者在現場陸續分享他們的看法,有來自史學界的專
家、有政治系的學生、有小學老師、…,大家以自己專業的角度去看待這件
史實與拍片手法,雖然不是在場的每一位都認同這樣的敘述手法,但我覺得
導演的這部作品算是成功的,至少已經獲得大家的迴響,大家用心去看到
了;歷史無法隨著教科書被抹滅,重要的是往後的我們,如何去檢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