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晶盈 | 影評人
(本文歡迎轉載 但請註明出處和作者)

歷史,是屬於人類的集體記憶所創造出來的。而與歷史產生關係的,可大至一個國家的國民、一群特定的團體,或也可以縮小到一個家族的記憶,或甚至一個人的回憶。《綠的海平線》這部紀錄片,主角雖然是那8000名曾被徵召到日本製作戰鬥機的台灣少年工,但其實這整個追尋過程的起點,則來自一個家族的歷史與回憶。導演郭亮吟,試圖在歷史的隱晦中,點燃一抹小小的光亮,因此揭開一份曾經被人遺忘的歷史故事:台灣飛機少年工的血淚史。

從導演第一部紀錄片《尋找1946消失的日本飛機》開始,她以自己家族的故事為底,先將鏡頭朝向自己家人,訪問當時祖父在日本戰敗後購買日本戰鬥機再改製成鋁鍋的故事。《尋找1946消失的日本飛機》雖以個人的私密故事出發點,卻緊密地跟歷史與過往的年代融合。不過《尋找1946消失的日本飛機》雖然只有短短33分鐘,但日本飛機的故事卻還沒有說完,因為這部片而引發出另一個關於飛機的故事,一群台灣少年在二次大戰時期,被日本政府徵調到日本神奈川大和市的飛機工廠製作戰鬥機,到底當時是什麼樣的情形,讓這些台灣少年願意前往日本製造飛機,他們在那裡的情形又是如何,而在日本戰敗之後,這些台灣少年又各自發展出什麼樣的故事?導演的第二部紀錄片《綠的海平線》,便誠實記錄了她的另一段追飛機過程。

在《綠的海平線》裡,亮吟將自己的身影與家族的故事從鏡頭前抽離出來,讓這8000名少年工成為他們紀錄片的主角,從剛開始一幅幅少年工合照的泛黃照片,到珍貴的歷史資料影片,重現當時高座海軍工廠製造飛機的情景。五十幾年前,這些少年工集結到日本的神奈川縣,期許能在此找到未來的出路,五十年後,導演跑遍了日本、台灣找到這些僅存的少年工,一個個曾經在照片裡年少的身影,以花白頭髮的姿態在鏡頭前受訪,這8000名年華老去的少年工,現在再也不可能全數聚集在同一個地方,而《綠的海平線》這部紀錄片,卻以影像的方式,將這份被遺忘的歷史,一點一滴地慢慢拼湊起來,成為一部活著、會呼吸可碰觸到體溫的歷史回憶。

《綠的海平線》讓我感動的另一個因素,在於它十分嚴謹的製作過程,每個參與其中的一份子,都投注了極大的心力來重現這份正在消失的集體歷史回憶。除了導演及其製作團隊之外,擔任口述旁白的林強,來自匈牙利的配樂家Tibor SZEMZŐ,每一位受訪的少年工成員,還有日本神奈川縣「大和市中學校」找來義務擔任配音的日本少年,隨著日本少年在片尾唱著「故郷を離れて」(離開故鄉)的曲子,讓你可以真實的感受到,重建一份少年工的歷史回憶,則投注了多少老中青三代的共同力量才得來的成果。面對歷史,我們真正能做的是放下身段,一切過往的包袱,重現另一份曾經流逝的記憶,在歲月的洗刷後被留存下來的真實面,唯有這個,才是最重要的歷史精髓。

從一個鋁鍋,到一架報廢的日本戰鬥機,再找到8000名台灣少年的故事,還有背後無數已經消失不見的日本戰鬥機,這些,不再只是一個家族或個人的回憶,而是在一個時代裡,關切到許多人的共同命運。從《尋找1946消失的日本飛機》到《綠的海平線》,主角的飛機雖然不見了,卻留下許多歷史的見證與曾經參與其中的少年工身影,當然這背後,也有著一個不停追尋記憶、尋找著消失的飛機故事的身影在不斷堅持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