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珮慈 | 影評人/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電影系 教授

在紀實訪談和珍貴的靜、動態影像文獻之間,《綠的海平線》以生活化的敘述觀點、沉靜的節奏,緩緩延展出一幅歷史的扇面,扇面上素筆描繪大時代動盪裡台灣飛機少年工的命運,扇面下展呈半世紀以來深深牽絆台灣的身分認同議題。

沒有青春傷逝的宿命,沒有敵我對立的仇憤。許多的小小平凡,構築了同一個大歷史。望向《綠的海平線》,觀眾被賦予了一個特別的凝視點,一個重新回眸眺望台灣歷史的位置 。

(觀看更多人的觀後感和推薦文)

戴寶村 |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史研究所 教授 

在終戰六十年後,《綠的海平線》,以鮮活的影像重現台灣少年工的歷史,見識到穿越歷史者所拓展的多樣人生路徑,象徵台灣人宿命般的無奈,但又展現無限的生命韌性。期盼這部紀錄片能延伸台灣人的歷史視線與深度,牽繫斷裂的歷史,凝塑共同集體記憶。

林強 | 音樂創作人

戰爭的無奈,把所有人事物都捲入歷史,那個年代的少年,為了一點生活理想,遠離家鄉,因此影響往後的人生。經歷人生滋味的前輩們訴說著往事,難得的歷史影像資料,跨越國界的人文關懷、用心製作,令人感動…

何義麟 |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社教系 助理教授 

《綠的海平線》是第一部由台灣人獨立製作的台灣少年工影片,影片將歷史的解釋權交還給歷史的主角,忠實地紀錄一群台灣人的奮鬥歷程.這部深入地呈現少年工故事的影片,應屬台灣歷史紀錄片史上新的里程碑之作品。

鍾淑敏 | 中央研究院 臺灣史研究所 副研究員

我要對《綠的海平線》工作團隊獻上至高的敬意,他們孜孜恪恪的,對每個細節的講究近乎苛求的工作態度,令人印象深刻。更期待透過影像,將來可以聽到、看到更多的阿公們重提當年勇,讓八千個人的生命史豐富我們的歷史記憶。

★周婉窈 | 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幾度重看『綠的海平線』,在這溫柔平和的敘事中,我的心情總是不平靜的。如果一九四五年前後的臺灣歷史很難理解,那麼『綠的海平線』無疑為我們打開一扇窗。年輕的朋友,讓我們在婆娑的知識之洋,一起眺望海平線,航向它!

★郭力昕 | 評論工作者

《綠的海平線》安靜、深刻的端出一部具有典範價值的紀錄片製作。這部以大量的訪談、影片檔案、資料研究、和聲音所構築起來的歷史陳述,透過對日本殖民末期的台灣少年飛機工的血淚歷史經驗,在微觀取徑的材料裡,勾勒出一個有著宏觀意義的歷史視野。少年工們再現自己歷史經驗和記憶的話語,在導演準確的敘事和剪裁取捨下,成為一組觀點開放卻耙梳清晰的、呈現了歷史之複雜多義面向的、具有超越族群政治泥沼的反省訊息。

★陳儒修 | 台灣藝術大學 電影系 教授

有人說,戰爭是人類歷史的不幸,但也唯有戰爭,才能夠深刻記憶歷史的痕跡。這些少年工就這麼因緣際會地走入台灣歷史記憶中,幸好有《綠的海平線》,讓他們的故事不再煙沒。《綠的海平線》一部深刻優雅的紀錄片,值得用心觀看!

游惠貞 | 影評人/影展策展人

《綠的海平線》以大量的史料和當事人自述,道出日據時代末,一群到日本做飛機的台灣少年工,在戰亂中顛沛流離的故事,戰後倖存的少年工們,際遇更是磨難重重。這既是身為台灣人的悲哀,也是所有被戰亂牽引的人類的悲哀。林強不急不徐、文雅悅耳的台語旁白,為影片加分不少。

傅月庵 | 作家、遠流出版公司副總編輯

8000名的稚幼少年在烽火滿天的時候,攜手離鄉背井,奔向生死未卜的命途,去時日本之身,歸來中國之命,那是怎樣殘酷的青春物語啊!謹以台灣少年工家屬身分,衷心感謝《綠的海平線》讓這段幾乎被塵封了的歷史,重新浮現,也讓我們再次勇敢面對、深刻思考台灣人「場所的悲哀」之歷史內涵,與乎「國家機器/戰爭本質」的重大問題。

王晶盈 | 影評人

面對歷史,我們真正能做的是放下過往包袱,重現流逝的記憶,在歲月的洗刷後被留存下來的真實面,唯有這個,才是最重要的歷史精髓。《綠的海平線》,以影像的方式,將這份無法被遺忘的歷史,一點一滴地慢慢拼湊起來,成為一部活著、會呼吸可碰觸到體溫的歷史回憶。

洪貞玲 | 國立台灣大學 新聞研究所 助理教授

《綠的海平線》追尋二戰期間赴日本製作飛機的台灣少年工的身影,從與親人分離的月台、北國寒凍的訓練場、美軍轟炸的焦土甚至遠至文革下放的中國內地,八千多名台灣少年的選擇或是無從選擇,牽動出動盪時代中被殖民者的認同與生存的掙扎。鏡頭裡泛黃照片慢慢地由遠拉近,倖存少年工的回憶殘破卻深刻,而觀影的我們在這段歷史裡只能無言、感動。

許宏彬 |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歷史博士候選人

《綠的海平線》是一部難得的歷史紀錄片,成就了一個獨特的風格。台灣的歷史,除了成為政治人物爭鬥的廉價工具之外,除了濫情的苦難悲情之外,從《綠的海平線》中,我看到了真誠與安靜。這樣的故事看來離我們遙遠,但卻能觸動內心深處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