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無比的生命靭性~我看「綠的海平線」

文/世淵

從小到大,「水天一色」這句成語是最常用來形容大海與天空的顏色,對海平線的印象總是一望無際的藍,當看到「綠的海平線」這部片名時還相當納悶,明明怎麼看都是藍色的海平線,到底什麼時候才會是綠色的,

原來是搭船離開台灣,這座人稱福爾摩沙的島嶼隱沒入海平線時,就會發現綠色的小島讓海平線變成綠色,這也是這群遠赴日本的少年工看到故鄉的最後情景,這也許是身處在承平時代的我很難看見的景色吧…。

「綠的海平線」的故事敍述步調並不快,雖然用了大量的照片和資料影片,但是一點也不會讓人感到沈悶,平順的運鏡,靜態與動態的歷史畫面滑順地切換,搭配上林強流利的閩南語旁白,聽起來讓人感覺到很溫暖、很舒服,心也就不知不覺地跟著回到動盪的二次大戰末期的歷史;透過這部片子,可以感受到當時的人們為了討生活的無奈,無關乎省籍、國籍,單純因為身處那個時代,想要出人頭地、想掙口飯吃、想減輕家裡負擔,各種不同的想法,匯集成八千多個到日本造飛機的少年工。然而戰爭讓他們顛沛流離,有不少人客死異鄉,倖存的少年工有人拼命想回台灣,有人想留在日本,有人想去大陸……種種的選擇又交織出形形色色的故事,而從這一個個不起眼的小人物的故事中,卻可以讓人一段一段拼湊出當年的時代背景。

台灣的歷史在近年來不斷地被政客消費,然而這一部跨越台灣、日本、中國的「綠之海平線」,沒有敵我對立,沒有族群情結,它呈現一個又一個少年工的回憶,很真實,也很深刻。看著片中這些年過七十甚至八十的當事人,講起當年離鄉背井的心酸;還有去到日本被認為是台灣人、到了中國大陸被當做是日本人、回來台灣卻又被看做是內地人的無奈;在台灣的日籍老師為了當時鼓吹學生上前線而內疚…每一個點都讓我看了很感動,與其每每著眼台灣人在歷史洪流下的悲哀和無奈,但是這裡讓我們看到,也是最能觸動人心的,是台灣人無比的生命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