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來由於追逐神風特攻隊的蹤跡,挖掘完整的宜蘭軍事地景,促使我們今天特地趕往慈林觀看一部有關少年飛機工的電影「綠的海平線」。

導演郭亮吟看起來與我年紀相仿,卻多了老沈的氣質。(「老沈」是Elliot對我的形容詞,但我覺得相較之下,就比較不適合我了)

我很欣賞這部紀錄片。

觀看的過程中我就已感受到這部片子在史料上的蒐集非常困難,看似簡單的手法其實卻很高明—以飛機工的生命,表現了二次世界大戰至光復期間台灣、日本、中國大陸之間的關係,也表現了台灣人在歷史洪流中的生存與認同。所碰觸的議題非常的複雜。電影敘事的方式樸實、內容紮實,一個片子竟然也拍出了超越學術價值的成果。

電影播放結束之後,導演配合慈林的培訓工作說了她對理解歷史的看法:「如果我們不關懷我們這片土地,也不關心這片土地上的人,那麼去追溯歷史也就沒有意義了。」能說出這番話的人,內心鐵定不是像她的身子骨看起來那般柔弱。是有實踐慾望的人,才會說出這番道理。

幾個片中的主角是住在宜蘭的阿公,彼此相偕出席。這場電影最生動的還包括這些主角就坐在我們身邊。當片尾曲也就是昔日的少年飛機工吟唱的歌曲響起,身邊的阿公們自然地用腳打拍子,並且隨著電影的播放唱了起來。片子的餘韻溢延到了真實的生活,令人動容。

電影結束後,有人問了個在台灣時常被問的問題:為何少年工懷著效忠國家、奉獻國家的精神赴日本投入製造飛機的工作,卻又在日本戰敗後快速認同了中國作為祖國?

對台灣史有點瞭解的人都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會因人而異。很多阿公都認真回答了這個問題。其中有個阿公的說法令我印象深刻:「我在日本的時候非常想回到家鄉台灣,當然會因為政權的轉變,而選擇一個對自己最有利的認同,好讓自己能夠順利的回到家鄉啊!」

散場後幾個重要的阿公順勢成為我們工作中的耆老,軍事地景的論述因此有格局擴大的可能。是個可喜的夜晚。

(本文原載於部落格 上癮的本質
2005.6.3